第439章 父慈子孝-《靖难攻略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轰轰轰——”
    四月初,当火炮声在江东门外响起,代表着圣驾的旌旗插在龙舟之上,成功靠岸。
    “陛下万岁、万岁、万万岁……”
    码头上,群臣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在清扫过后的水泥地上,五拜三叩。
    “起来吧!”
    当朱棣的声音阔别一年有余重新响起,许多文臣都感到鼻头一酸,心想这位总算回来了。
    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他们不能说过得很差,但绝对也算不上好。
    朱高煦在整个南直隶推行新政,将本就脆弱的淮西勋贵、江东官场清扫了一遍,扫出数百万亩隐匿耕地的同时,也扫出了许多包庇的胥吏,牵连者两千余人,连带亲族近三万。
    三万人啊,这放在哪朝哪代都算得上大案了,更别提朱高煦对武将赏赐丰厚,对文臣“刻薄”的做法了。
    在朱高煦的统治下,群臣只觉得自己生活在监狱,这不能做,那不能做,虽然俸禄算得上丰厚,可和武官打仗所获赏赐相比,根本不值一提。
    现如今朱棣回来,庙堂上最少有人能为他们发声了。
    “这群人看我眼神不对劲。”
    站在码头上,朱棣警惕的与身边王彦低声交流,王彦心中汗颜。
    您最多打仗,可东宫那位可是要他们动则三族流放,看您能对劲吗……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念头王彦也最多想想,说是不可能说出来的。
    “噔!”
    忽的,重物下船的声音响起,群臣下意识看去,却瞧见了一个身穿素白囚服,骨瘦如柴的家伙。
    “那是解春雨(号)?”
    “纪纲狗贼,居然把解缙绅折磨如此……”
    “这这这……”
    尽管囚服崭新,头发也得到梳理,可解缙的体型却无法恢复当初。
    群臣惶恐且愤怒,但这愤怒都针对到了纪纲身上。
    纪纲与陈瑛虽然押送解缙北上,但朱棣在过去几个月里并没有接见解缙,只是让三司查案。
    三司查案会审的结果就是解缙确实触犯了大明律,由于是累罪,因此这个罪责可大可小。
    最大就是流放和发配,最小就是罢黜为民,具体怎么判,看朱棣想怎么判。
    朱棣还没有判,也没有催促纪纲,所以纪纲也不敢直接对解缙用刑,但解缙既然落到他手中,那自然也好受不了。
    在朱棣南下前,解缙几乎没有见到太阳,如果不是担心解缙会发疯,纪纲甚至不想让人去陪解缙聊天说话。
    在这样的精神摧残下,解缙的体重骤减,两肋甚至消瘦的可以看到肋骨之间凹陷进去。
    “怎么弄成这样?”
    朱棣略皱眉头,虽然之前十分愤怒,可他还是不想让解缙死,毕竟解缙是一块招牌。
    “陛下,是他自己不吃东西,每日还在狱中非议陛下与殿下关系。”
    纪纲躬身作揖,三言两语就将事实歪曲。
    果然,朱棣听到纪纲如此说,虽然不相信纪纲的话,但他还是露出不喜,估计是想起了以前解缙那些触怒他的奏疏。
    例如让他册立妃嫔,再选皇后之类的话,每每想起,朱棣都气血上头。
    想到这些事情,他也懒得去管解缙,只是将目光放到了群臣前的华盖下。
    “皇爷爷”
    出乎预料,今日来接驾的并不是朱棣每次返回南京都能看到的朱高煦,而是他的孙子朱瞻壑。
    十二岁的朱瞻壑毕恭毕敬作揖,看上去十分乖巧,朱棣也高兴点头:“你父亲为何不来?”
    “父亲去太学了,说是蒸汽机有了进步。”朱瞻壑说起蒸汽机时,目光中露出几分激动。
    朱棣闻言便理解了朱高煦为什么不来,毕竟朱高煦与他说过蒸汽机对大明的作用。
    别的不说,单单抽水这一项功能就能大大减少开采矿藏所需人力,以往开矿要不断人力抽水,而今有了蒸汽抽水机,只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解决一个矿洞的抽水问题,省去几十上百的人力。
    对于江南人口稠密的地方来说,省去人力就代表许多人失业,因此蒸汽机有利有弊。
    可是对于人口稀少的渤海、漠北、河套、河西之地来说,蒸汽机则是可以大大提高北方的生产效率,将节省出来的人力投入其它行业。
    想到自己从北边南下一路的所见所闻,朱棣自然能体谅朱高煦。
    新政虽然让百姓的日子变好了许多,但这种变好是有限的,毕竟粮食产量依旧那么点,新政无非就是将以往胥吏贪污的粮食平分给朝廷与百姓罢了。
    真正想要解决问题,朱高煦曾经与朱棣所说的那些科技进展都得实现才行。
    “走,我们爷俩也去太学看看去。”
    朱棣拉着朱瞻壑的手,高兴的向大辂走去。
    “爷爷,北京的紫禁城和南京的有什么区别?”
    “比南京的要大一些,城池也是,就是比较干燥,你在南京出生,兴许不太适应。”
    “对了,我听说你爹给你安排去中学读书,感觉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嘘…爷爷您这得小声说,别让人搅了我的安静。”
    “哈哈,好好好,爷爷小声点……”
    爷孙一问一答,商量着坐上了大辂,随后向太学驶去。
    群臣没有跟上,而是遥望那囚车,心情忐忑。
    解缙的下场,给众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,尤其是皇帝迟迟不处置他的举动,更是让群臣不知道该往哪方面去想。
    当然,朝中也有聪明人,许多人都知道,解缙就是针对江西新政的开始,而江西新政结束后,下一个推行新政的就是浙江。
    面对历史的滚滚潮流,个人力量着实微不足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