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章 展示上-《昼夜潜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来到宣德门外,发现三十几个穿着另类的匠人围着一堆铁器忙得不可开交。
    没等烨皇过去,大内侍卫先一步冲过去将这行人围了起来。
    这把河口工人们吓了一大跳。
    烨皇一眼便知道他们都是连培元都没有的普通人,于是走到近前道:“你等无需惊慌。”
    河口工人刚要继续工作,一名宦官就怒斥道:“大胆,看到陛下还不行礼。”
    工人们愕然,继而放下手中活计纷纷聚到烨皇面前跪拜。
    “好了,继续吧。”烨皇和蔼道。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工人们谢过才起身去忙。
    烨皇观察片刻,见莫广柱和李瓦匠都没动手,就知道他们是监工,于是走近他们问:“你们是河口监工?”
    “啊!哦……小人莫广柱,是河口建筑队的监事。”
    “小人李银牛,是河口建材所的监事。”
    “建筑队,建材所!”烨皇一笑,这名字一听就知干嘛的。
    烨皇问:“此起重机是何人所创?”
    这个余令驰也清楚,但没有多嘴,他很清楚烨皇是多方询问,以验证是否有虚。
    两人异口同声道:“是河口新科作坊的王家父女。”
    “王家父女?”
    余令驰瞧见陛下疑惑,便赶忙凑近小声道:“回禀陛下,这父女二人原落户河口的铁匠,但区区铁匠哪有这般技艺,去河口考察回京后微臣不是上书请陛下派奉天卫协助调查吗!”
    “哦,确有其事,如何?”
    烨皇也不是什么调查都在乎,特别是奉天卫的事,每天接手事件上百起,他要每一起都看,还治不治江山了?
    特别是这种协助调查的事件,只要没他叮嘱,不是特别大的事不会上达他这里。
    余令驰叹道:“王铁匠真名很可能叫王学雍,祖上乃前朝工部侍郎王衡,其祖父是本朝起元年间工器监主事王治,其父无官身,据说为人纨绔,游手好闲,不过也因此……”
    烨皇接口道:“逃过了当年碎殿案。”
    “正是!”余令驰摇摇头,感慨道:“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!”
    “呵,朕岂是迂腐之人,此事不必再追究。”
    “陛下圣恩!”
    烨皇对此不再理会,而是饶有兴致的观察莫广柱两人的衣服问:“此衣袍为何如此怪异?”
    “怪异?”莫广柱和李瓦匠都是一呆,看了看身上的衣袍,不怪啊,虽然是羊毛呢的,但款式只是普通的直裾袍,难道触发禁令了?不应该啊,禁令只是平民不能享有绫罗绸缎,羊毛自古就是老百姓的保暖衣物,就因为织了一下?
    李瓦匠率先蚌不住道:“回禀陛下,草民并没有穿绫罗绸缎,这只是普通的羊毛呢衣。”
    “羊毛呢?你过来。”烨皇冲李瓦匠招招手。
    李瓦匠兢兢战战的走近。
    烨皇摸了摸他身上的羊毛呢,触手有些扎,但轻抚又很滑,重要的是厚实,衣襟内暖和异常,感觉保暖程度比他身上的裘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    “这是羊毛做的?”烨皇好奇问。
    “是的陛下,取羊毛制线,纺织而成。”
    “如何制线?”烨皇饶有兴致问。
    “这个草民也不是很清楚,只知要洗毛,梳毛,拉伸,捻丝,但每一个步骤又有好几道工序,繁琐异常。”
    李瓦匠说完,吏部侍郎孙光进就补充道:“洗毛是先将毛皮蒸煮洗尽,药熏去味,然后又精洗一遍,筛选精纺毛和粗纺毛分取,精纺毛齐整纤长,粗纺毛短而杂乱,再经三道梳理才进行拉伸捻丝,最后纺织出两种布,粗布在外层,精布在内层,便是他们身上衣物了。”
    他会如此精通,自然是侄儿孙乾平寄来的书信里有详细讲解。
    烨皇追问:“一件制价多少?”
    孙光进皱眉,儿子孙乾恺则笑道:“主要看羊毛价格,开始我们孙庄收羊毛的价格便宜,一件大衣不过三百文,如今已涨到四百文,而售价在八百文至一贯钱之间。”
    “不贵!”
    烨皇其实想问为什么这么便宜?
    须知他一身上下就得几百上千贯,能拿去换上千件的羊毛呢大衣,这不是烂便宜是什么?
    烨皇并非何不食肉糜,他是了解许多物价的,这样的衣物如果能抵御一个冬天,贵吗?
    况且,看材质和缝补技艺,烨皇肯定,穿上几年都不成问题,这还贵?
    这比直接买羊皮可便宜多了。
    念及此,烨皇忙问:“你们河口一天能产几件?”
    这个孙光进又知道了,忙答道:“目前的话一天也仅有十几件,来年加产能做到一百件。”
    “来年!”烨皇听后有些失望。
    别说一百,就是一千也远远不够啊!
    “不能再加产?”烨皇问。
    “这个,恐怕不能!”孙光进叹道:“因为纺织机生产困难,而如果用人力,一个人要织一件这样的衣服快则也要两月。”
    烨皇诧异。
    不免又追问纺织机的情况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