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章 需要强权-《我岳父是李世民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君羡躬身道:“陛下,末将查了之前的天空异象,每次出现这种异象总会在地上发现一些硝石碎末。”
    “硝石?”李世民颔首道:“这硝石有何特别之处吗?”
    “去年异象只是在长安城一角确实发现了硝石,今年天空异象也有硝石的痕迹,这种硝石平日里的用途不大,倒是长安城的一些方士有用过硝石。”
    李世民低语道:“你是说与硝石和方士有关?”
    “末将已经让人去盘问那些方士了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稍稍点头,“你接着查。”
    “喏,末将告退。”
    有人总喜欢在除夕夜让夜空出现异象。
    李世民心中是最不信什么天命所归,皇位都是靠手段抢来的,也不信这是什么祥瑞之兆。
    看似对方没有什么恶意,可不查明其中缘由,心里总有一块石头悬着。
    离开甘露殿,李世民来到吏部,高士廉正在这里。
    官吏任免大权交给中书省之后,吏部也没有以前这么繁忙了。
    年近六十的高士廉精神还很不错,他起身带着吏部行礼,“陛下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笑道:“不用多礼,朕有话与许国公商议。”
    高士廉清退了左右,亲手为李世民泡上一碗茶,“陛下,老臣虽看不上张阳那小子的手段,这个炒茶确实不错。”
    “经上一次礼部的事情,朕又观察过他,如今的他收敛许多。”
    “那他是一个可造之才,将来也能成为陛下的肱股之臣。”
    “要真能这样,朕也放心了,只是他的玩心依旧很重。”
    高士廉笑了笑,“让他枯坐崇文殿是为了锻炼他的心性,年轻人不该如此用手段,一个乡野小子最需要的就是教导,这孩子身上若没有刺,想来也会成为一个能臣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点头,“有张公瑾做他的老师,近日又有魏征提点他,就连李纲临终前也让他入东宫为官,年轻轻轻却能让这么多长辈照顾。”
    高士廉看着李世民的神情,“因为张阳很干净,他没有家世更没有羽翼,有能力又懂敬重,就算行事毛糙也能看得出他是一个有手腕的人,此人用之要慎之又慎。”
    “朕明白。”
    听高士廉讲话,李世民感觉又回到了当初在晋阳,自己还是一个听长辈教导的晚辈。
    高士廉又道:“若能用好,陛下可以利用此人完成设计的野望,若此人不堪重用,就让他做个闲散驸马,对陛下而言也是无害的。”
    话语之外也说明了,张阳这种臣子利用起来最没有负担,也没什么好顾及的,将之利用干净便可。
    李世民品了一口茶水,“吏部的茶水味道与朕平日里饮用的炒茶是有分别?”
    高士廉笑了笑,“那是老臣平日用封蜡的罐子保存,炒茶此物最忌潮,只要保存得到其风味便也能保持良好。”
    ….“朕受教了。”
    君臣二人相视一笑。
    李世民放下茶碗,“朕听闻清河崔氏嫁女陪嫁之礼上万贯。”
    高士廉叹道:“老臣很久没有过问那些世家门阀之事了,他们还是一样的作风呀。”
    世家很古老,古老到像是活了数百年的巨龟。
    他们一直保持的旧礼,保持着以前的样子,过几年过几十年回头再看去他们还是老样子,就算是天下经历了多大动乱,虽不如晋那时壮大,那也是树大根深。
    “只是嫁女就有如此聘礼,实属让人一言难尽。”
    高士廉道:“陛下是天可汗,不该为这点小事苦恼,若有伤教化,陛下也不可直接干预,这等教化之事若由朝中插手,势必会引来更多的言语。”
    “许国公说的是。”
    高士廉神色平静,送走了李世民。
    等李世民走了,杨师道问向高士廉,“刚刚陛下说起了士族之事?”
    高士廉手中拿着卷宗点头,“说起了士族嫁女之事。”
    怎么嫁女儿也是人家的家事,就算是聘礼嫁礼再多,你也是别人自己的事情。
    “陛下怎么问起这等事情。”
    看杨师道疑惑不解的模样,高士廉低声道:“陛下自然不会去管这些事情,你以为陛下说这件事是为了扶正教化一说吗?”
    杨师道接过小吏递来的桉卷,坐下来继续批复着其他府衙送来的桉卷,提笔稍有停顿,便又问道:“这只是一个由头,陛下是另有图谋?”
    “你也三十多岁的人了,怎么这点事情也想不明白。”高士廉摇头道:“陛下正值壮年,正是大展宏图之时,身为臣子我们应当适时劝阻,眼下还不到时候。”
    杨师道正襟危坐,此刻也明白了陛下与许国公轻描澹写几句话意指更大的事情,短命的王朝,百年的世家。
    此等之事又岂容寻常人道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