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 东征(5) 1/4-《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浩劝道:“大哥难道没见过野兽之间的撕咬吗?战败的一方,都是躺在地上,将最柔软的腹部露出来,任由强者处置。主公志向远大,又怎么会长久地待在凉州这样偏僻的地方?现在伏低做小,未必便是坏事了。”

    杨秋怔怔地看着杨浩,思索了好一会,然后走上前来,用袖子擦去了杨浩头上的鲜血,道:“我知道你很为难,我又何尝不是如此?不聋不哑,难做家翁啊!”

    他拍了拍杨浩的肩膀,道:“就按你说的办,将富平,池阳,马岭等县的户籍和地形图册整理一下,然后派快马送到银川去。”

    杨浩问道:“那些涉案的人呢?”

    杨秋的脸上不悲不喜,“整些好酒好菜,给他们送行吧。”

    等陈诚收到了杨秋的送过去的户籍和地形图册,然后带兵南下的时候,酒泉郡宋建,张掖郡张横和程银,陇西郡李相如,还有武威郡成宜,安定郡马腾等人,都已经整顿好了兵马,准备前往汉阳,或是已经去了汉阳。

    杨秋点起了六千精锐步骑,在城外排开阵势,等待着陈诚的到来。说是精锐,但实际上披甲的人不到一半,铁甲只有一百多领,装备比之陈诚麾下的牙兵要差了许多。工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面,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生产农具,制造的盔甲很少,还都被牙兵拿去了。

    他就算是想要给自家划拉一些甲胄,也不可能无中生有。杨秋在银川待了许久,见到的都是井井有条的军营和忙碌不休的工厂,现在回来之后一看,却只觉得自家兵马散漫无比,甚至连那些做什么都要排队的工人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杨秋心道:人比人得死,货比货得扔。原本以自家兵马为傲,但是现在看来,却是根本不足为恃!况且主公已据有黄河以西,背靠朔方五原,兵多将广,又有灵州在手,一旦倾力来攻,自己真能挡的住吗?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回头望去,杨浩就站在身后,额头上的伤口才刚刚结痂。

    陈诚带来的五千步骑中,有一千“陷阵营”,一千“飞熊骠骑”,一千匈奴轻骑,一千羌人骑兵,剩下的则是北地郡的郡国兵。其中“陷阵营”和“飞熊骠骑”属于牙兵,是常备军种,不但甲胄坚固器械精良,而且士兵大多是膀大腰圆之辈,又每日里操练,看上去精气神就绝不寻常。

    匈奴骑兵和羌人骑兵都属于轻骑兵,区别是前者在长枪之外,多有携带着弓箭,擅长马上驰射。而羌人骑兵中,虽然也有一些使用弓箭的,但他们更擅长夹枪突击,副武器也多半选的是骨朵,斧头和投矛。

    “陷阵营”虽然是重步兵,但是也同样配备有马匹机动,所以整支军队的移动非常迅速,早上从灵州出发,傍晚就到了富平城外。这次出兵,陈诚以阎忠为留守,使赵云坐镇银川,监督各个项目的进展。

    他自己率领五千兵马,在富平与杨秋的六千骑汇合之后,逆黄河而上,然后顺着清水前进。这样,就可以借用清水河运送粮草,免去长途转运之苦。按照之前和马腾与韩遂的协议,将会从灵州调拨十万石米面和十万石杂粮至高平,然后让安定转运二十万石粮草至陇县附近,以供应陈诚麾下的大军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粮草不可能一次就运到,现在才运送了三分之一过来。另外,陈诚军携带了大量的银币和铜币,准备在安定汉阳等地购买粮食柴火等东西。

    等陈诚和杨秋兵马到达陇县的时候,韩遂的大军已经攻入了左扶风,又逼近到了陈仓附近。不是西凉人头铁,非得和陈仓死磕,而是陈仓的地理位置太好了。这里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段,三面环山,境内又有许多河流可以转运粮草。除了最大的渭水之外,较大的河流还有六川河,通芙河,小水河,清水河,马尾河等。

    陈仓不下,西凉军根本敢东进。要是被截断了后路,冲进关中的人那真是要全军覆没了。前有韩信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后有诸葛亮北伐,跟郝昭在陈仓打了几十天,不是他们不知道绕路,实在是陈仓的位置太重要,不拔出这颗钉子,没人敢轻兵疾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