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九章:初露峥嵘-《大唐第一败家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选拔之路,从两方面开始进行。第一个方面,就是在训练中,表现优异者。
    每一天的训练情况,都会列入最终考核成绩。
    每一次比赛的排名,都会转化成相应的分数。
    最终,根据排名,会获得提拔的资格。
    这些比赛,比个人素质,比武艺,比弓箭,比队列,同样也比旗语等等各方面的知识。
    当然了,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。
    个人勇武,只能当一个伍长或者什长。
    想要再继续向上提升,还必须要懂兵法。
    和队列训练相对应得,就是思想政治上的培训了。
    来自后世的李愔,深深的明白政治思想军事教育的重要性。
    想要继续向上提拔,想要做到中层将领,甚至于高级将领。
    就必须在军事上,有过人的能力。
    同时,思想觉悟,也必须要过硬才行。
    这两方面,是相辅相成得关系,缺一不可。
    而这样的选拔策略,让三十万新军,都为之欢呼兴奋不已。
    原本他们前来报名参军,一半是为了报仇,一半是为了让家人,能够更好的活着。
    他们心里,原本是没有更多的奢求的。
    但是现在,他们忽然间发现,他们其实,可以想的更多。
    不想当将军的士兵,不是好士兵。
    这些上升的渠道,让所有新军,都憋着一股劲儿。
    他们都想出人头地,让家人,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。
    新军的训练,很快拉开了序幕。
    每日体能和队列训练,让这些新军,迅速融入军营这座大熔炉之中。
    他们身上,开始有了军人的样子,他们逐渐适应,什么叫做服从。
    通过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,让他们意识到,他们这些人存在的重要性。
    什么叫保家卫国,什么叫不抛弃,不放弃。
    思想教育当然重要了。
    但是李愔也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,过犹不及。
    对这些原住民来说,他们才刚刚投靠过来。
    你就别指望他们对华夏城有多少归属感了。
    归属感,是必须通过时间的积累,通过潜移默化,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,一点点感化,逐渐培养而成。
    所以,初期的教育,李愔决定,只从保家卫国,关键是保家做起。
    同时,宣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。
    只要他们认可了这两种理念,那么,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,就算是成功了。
    这些原住民得身体素质,还是很棒的。
    训练的时候,因为有提拔机制,每个人都很拼命。
    这也让训练,很快就看出来喜人的成果。
    经过三个月的培训,这些新兵身上,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
    他们正在迅速的成长,他们身上,开始有了军人的味道。
    此时,世家联盟,也已经停止了攻击。
    他们正在努力的消化他们已经到手的地盘。
    这些地盘,足够他们消化个几十年的了。
    一旦消化完成,他们的实力,将会大增。
    这时候,他们也不愿意招惹华夏城。
    因为现在他们最需要的,就是大量的时间。
    但是,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已。
    作为华夏城的城主,李愔又怎么可能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呢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接下来,李愔集结大军,亲自领军,准备一统整个黄金州。
    为了这一天,李愔已经筹备了好几年的时间了。
    三十万新军,其中五万划归海军。
    剩下的二十五万新军,李愔留下二十万人留守。
    这一次出征,李愔准备只带五万新军,还有四万益州军。
    剩下的一万益州军,李愔留下来做防守用。
    这二十一万大军,全部留守,守护华夏城的安全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