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五章大朝会-《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大朝会地方上的官员、解元和举人都要来,但由于宋代官员臃肿,地方官多,一次大朝会上万人都有可能。
    赵桓对大朝会进行了改制,他将大朝会改到腊月十五,,依然是百官来朝。
    但这里的百官,是指京师的六品以上的官员和地方上的一把手。
    以前的大朝会更多的是彰显皇权威严,让经常在外面的官员感受到皇帝的权威。
    但现在的大朝会,不仅仅如此了。
    大朝会在腊月十五,为期十天!
    这十天,皇帝会每天都接见百官,每一个地方官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述职。
    述职的形式也很简单。
    这一年做了哪几件事,各项收获是否达到年初目标,来年计划是什么。
    原本具体的执行考核是政事堂考察的,但为了增加官员与皇帝的沟通,对皇权的精神认可。
    大相公虞允文上前,朗声道:“元正首祚,景福惟新,伏惟靖康圣武皇帝陛下与天同休!”
    元正指的是大年初一。
    在赵桓改制之前,大朝会的确在大年初一。
    作为一个现代人,赵桓觉得,过年嘛,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,都应该和家人一起团员才是。
    每年跑来京师开会,闹哪样啊。
    所以,他便将大朝会改到了腊月十五。
    但宰相代表百官前来祝贺的祝辞却并未改,因为在形式上,大朝会还是新一年的开始。
    老实说,这个大朝会的时间,官员们是非常开心的,虽然时间长了点。
    至少开完后可以返回家,和家人一起过年。
    路途遥远的可能会赶不到,但因为道路现在越来越便捷,基本延迟不了多少天。
    从这一点上面,官员们都认为皇帝非常体贴。
    虞允文的祝辞在大殿内回响。
    意思是说在这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气象,希望圣武皇帝陛下您与上天一样吉利。
    古人祝辞里的休是吉利的意思,不是终结。
    虞允文说完,百官齐拜贺。
    赵桓道:“履新之庆,与公等同之!”
    百官三呼:“吾皇万岁!”
    接下来百官开始进献各地特色贡品,户部侍郎将贡品一一收录。
    再有大理国使臣献礼,礼部侍郎收录。
    仅仅是这个过程,就耗费了几个时辰。
    到下午的时候,皇帝率领百官,在皇宫门口举行了升旗和盛大的阅兵。
    中央羽林军统帅韩世忠领着羽林军,整齐划一从皇宫前走过,三军军容鼎盛,彰显大宋武功强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