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7章-《五胡之血时代》
第(3/3)页
江东,建业。
在建业城中,不久之前继任的大晋皇帝司马睿,如今却并没有什么当了皇帝的幸福,反而是一堆的烦心事在等着他呢。
一展香炉,在宫殿中袅袅而散。
在司马睿登基之后,就以琅琊王导为丞相,录尚书事,几乎成了仅仅次于自己的超级权臣。
但是,王导本人却很是安分守己,并没有对司马睿有什么过分的举动。
这也是司马睿一直信任王导的原因吧。
此时的大殿中,只有司马睿和王导叔侄两人。
“仲父,朕刚刚听说,北虏刚刚在朝鲜故地讨灭了百济国,杀人盈野,几乎是占据了整个东平州。”
司马睿对于青州汉国还有刘预,统统都是没有什么尊敬。
只要在这种私密的环境下,晋帝司马睿都是习惯称青州汉国为北虏。
“陛下,百济、朝鲜都不过是海东偏僻之地,得之无益与国力,失之却是有损社稷,刘预却志在必得,恐怕就是为了以后的一个虚名吧。”王导对于乐浪带方两郡的偏僻和穷酸还是很了解的。
“可是,那刘预却是搞了一个献俘阙下,半个天下的人都是知道了!”
司马睿有些羡慕的说道。
原来,这一些消息,却已经不是朝廷的密探通报的。
而是从他的长子司马绍那里得知的。
刚刚十几岁的司马绍本就喜爱武艺,等到这些后更是焦略的等待一切来自北方青州汉国的消息。
所以,司马睿在得知刘预竟然抓了一群海东蛮夷搞献俘阙下之后,心中虽然不说什么,但是心中却是已经羡慕的要发狂了。
王导已经是猜到司马睿的意思,怎能不给面子。
“陛下,刘预不过是一介武夫,因缘际会,这才有机会窃据中原半壁!”
王导说的那叫一个郑重。
“陛下只要勤修仁政,远离奸佞小人,则社稷必然无虞,再选精兵良将以为前锋,就可收服中原,还于旧都!”
不过,明知王导的这一套理论非常扯淡,但是大晋皇帝司马睿却是不得不顺从。
因为,如今建邺的晋廷内部的矛盾已经越来越严重了。
在司马睿当年刚到江东的时候,是王敦、王导兄弟结交江东大姓,才有一副安稳的基业。
就那个时候来说,王敦他还是有一个朝廷的希望之星了。
但是,如今的王敦占据这上游,用最为扩产百万亩土地,养活了江东晋室半数的兵力。
琅琊王氏,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,彻底击溃美女。
在这种朝堂局势下,除了琅琊王氏之外,其余的各家各族只不过是把活着又暘吃了百年。
对于这种权力的垄断,江东的许多实际大族,已经恨死琅琊王氏。
在此情况下,吴兴的周氏等家族已经开始公开叫嚷着不公正。
估计就没有看画手,但是却是个坑啊。
“仲父,内修仁德没有问题,可是这些修不来陷俘阙下啊。”司马睿有些遗憾。
“仲父可知,不仅是青州贼刘预抓捕蛮夷献俘阙下,就连关中的匈奴胡虏,也一样的凶残啊。”
“而且,朕还听说,匈奴皇帝刘聪已经与手下商议完毕,正在准备吞并益州的成国呢!”
“要是胡虏占据了关中,然后在谋取了益州,那我江东岂不是就成了砧板上的鱼友了吗?!”
听到司马睿的话后,一直都是表情冷漠的王导立刻明白了什么,笑出了一声。
“哈哈,陛下莫慌,臣觉得,这不过是关中胡虏的恐吓之言罢了!”
“胡虏背后不仅有凉州、秦州的袭扰,还得用重兵防备东面的洛阳、平阳两处重地,根本就没有可能发动讨伐益州的战斗。”
“那仲父的意思是?”司马睿心中微微一动。
“陛下,臣觉得,越是这些胡虏叫的嚣张,就越是证明他们没有余力,只不过是用这种方法来讹诈罢了!”
“要是讹诈成功,那就是赚了;不过,要是讹诈失败的话,那也就是无所谓的事情。”
司马睿略微沉吟,关中的胡虏和青州贼寇,似乎不仅是会杀人放火,对于敲诈勒索也是很在场啊。
“仲父,既然如此,那青州大股练兵,又大肆夸耀武力,说不定也是虚虚实实喽?”
王导点了点头,说道。
“不错,陛下,臣觉得正是如此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