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骠骑大将军苟晞-《五胡之血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衍圣公孔威的心情显然也很是开心,这些冀州世家的硬气程度远远低于他的预期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先寒门平民选士两三个月,这些世家高门之间就完全变成了一盘散沙,给自都开始为了自家的前途纷纷放水。

    至于之前预想的聚众喧闹的事情,甚至都没有发生过一次。

    “这些可都是人才啊!一定要好好的用,衍圣公身为吏部尚书,可就要再多废心了!”

    刘预对于冀州的成绩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原来这些世家高门,在绝对的武力面前,那些所谓的硬气也都是难以持久,稍稍分化就完成了。

    “臣谨遵旨意!”

    孔威立刻又应道。

    “如今吏部尚书归于尚书台管辖,任免官吏的权限还是太小了。朕已经打算擢升吏部的品阶和职权,也就暂且以管辖冀州、幽州为试吧。”

    魏晋时代的吏部尚书,虽然和后世‘三省六部制’中的吏部尚书名称相同,但是其职权和官阶却是差距不小。

    此时的吏部尚书,其拥有的职权仅仅能够影响九品的官员选调,远不能和后世想比。

    此时的刘预已经有了充足的信心,以武力为依托的新政实施后,他就能拥有一大批出身庶族或更下层的官员。

    不仅弥补了数量上的不足,还尽可能避免了高门大族的垄断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试着推行三省六部制。

    以此来削减魏晋时代非常膨胀的‘相权’,以加强天子的权威和对于中下层官员的掌握。

    不过,这种事情还是急不来的。

    如今最好的办法,就暂且是以削减尚书台的人事权为开端。

    “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

    衍圣公孔威立刻又是叩首遵命。

    如今的孔威已经是想明白了,自己这个鸡毛衍圣公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
    且不说在冀州站在前台直面世家高门的口水和指摘,就是刘预陆续授意的那些‘圣贤遗经’,也已经是够折磨他的了。

    好在,几番折腾之下,孔威已经是麻木了。

    哪怕他明知道天子现在所说的提升吏部尚书的权力,其背后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,孔威也是绝对不敢有丝毫迟疑的。

    反正,就算他迟疑,也没有什么用处。

    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认了,一切的‘新朝雅政’和‘圣贤遗经’都挂到孔威名下,以此来换个富贵前途。

    对于这一切,刘预还是不知道的。

    他只是看到这个衍圣公孔威做事果断,也不怕得罪高门华族,不管是什么任务,都能任劳任怨,不愧是谨遵君君臣臣的楷模。

    却根本没有想到,衍圣公孔威不过是知道反抗无用,彻底躺平等干了。

    =·=·=·=·=·=·=·=·

    司州,弘农郡。

    潼关。

    作为控扼关中要道的关口,早已经是匈奴汉国的囊中物。

    在旌旗飘扬,重兵把守的潼关之外,就是一马平川的司州。

    一只规模庞大的队伍,正沿着蜿蜒的道路,来到了潼关之外。

    这支队伍中的人,既有身穿戎服甲胄的武人,也有手持简陋兵器的壮丁,夹杂在人群中的还有许多的青壮妇孺。

    队伍的长度可以说是非常长,可是说是一眼难尽。

    构成如此奇怪的队伍,根本不是来去如风的胡虏,反而像是普通的流民大军。

    在队伍的最前方,一面汉旗引领大军缓缓行进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前面就是潼关了!”

    一名长相粗豪的将领用手一指前方,向旁边一个脸有创疤的将军,大声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潼关?”

    这名疤脸悍将举目远望,却是恰好看到了前方出现了一群骑兵。

    目光中的这些骑兵全都是骑术精湛,很快就来到了他们跟前。

    到了不远处后,这些骑兵的模样才是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原来,这些骑兵都是匈奴人打扮的胡骑。

    胡骑中为首的一名小帅勒马立足,向前大声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前方可是骠骑大将军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