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白刃拼杀-《血案迷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民国时期,中国军队受德国军事思想的影响颇深。德国陆军在传统上更重视步兵射击的速度及火力的持续性,不重视白刃战。但当时国军的火力配置、弹药供应和射击技术比德军落后甚远,照搬德军操典而忽视白刃战训练,在后来的抗日作战中显示出了严重缺陷。

    而日本深受武士道传统影响,特别重视“长剑铳”作为冷兵器作用,白刃格斗是作为步兵操练的重要内容。为了锻炼新兵的刺杀技巧和杀人胆量,惨无人道的鬼子甚至将战俘甚至平民作为“人肉靶子”供新兵练习!用这种极端手段训练出来的鬼子,白刃战术水平极高,两方面差距,使得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上明显吃亏。

    这个差距在358团上体现的更为明显!

    由于川军普遍个子偏小,长期的营养缺乏,使他们的体力和耐力,远远不如鬼子。也正因为考虑这个原因,方天觉也没将刺杀训练作为士兵的重点科目,而是集中精力,训练射击和投弹,此时此刻,战场上中日两国士兵的刺杀技术有着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更令人揪心的是,川军手里的中正式步枪全长1.11米,加上刺刀合在一起是1.55米左右;而鬼子手中的三八大盖步枪长1.28米,加上刺刀合在一起大约1.66米左右,这11厘米的差距在战场是致命的,往往中国士兵的刺刀还没碰到对方的皮肉,鬼子的刺刀却已经扎入了中国士兵的胸膛!

    2

    但中国士兵还得勇敢地冲了上去,因为后面就是他们的父母双亲,他们的兄弟姐妹,他们没有退路!

    然而,他们明显处于下风,方天觉在望远镜里清晰的看到:一个小战士被鬼子挑开了肚子,肠子拖到了地上,但这个小战士一手紧紧抓住鬼子的刺刀,另一只手使劲将自己的刺刀插入对方的胸膛,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的站着,同归于尽;一个小战士紧紧抱住一个鬼子大腿,手里攥着一个正在冒烟的木柄手榴弹,被抱着腿的鬼子拼命地用刺刀在小战士单薄的身体上猛扎,但小战士绝不松手!一阵红黑色烟雾,两个人都消失在望远镜中…

    尤其厉害的,是那些戴着钢盔的鬼子,拿着东洋刀,数量不多,但却凶悍无比。方天觉亲眼所见:一个鬼子双手握住东洋刀,左劈右砍,上刺下挑,瞬间,一个小战士连肩带头被劈下,一个小战士被当胸刺穿…渐渐的,前沿阵地,灰绿色军装身影越来越少,黄色军装越来越多~

    “不能硬拼、不能硬拼啊!兄弟们,我对不起你们呀!”方天觉痛苦万分,一拳头狠狠砸在战壕上。

    方天觉心中充满愧疚,他拔出腰间勃朗宁手枪,大喊一声,“警卫排,跟我冲!”就想跳出战壕冲上阵地。

    参谋长李助国赶紧一把抱住了他:“团座,还不是拼命的时候,我们还有一张王牌,还有一张牌!”
    第(2/3)页